“十一”黄金周期间,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游客与“八仙”趣味互动,与“铁拐李”下棋、跟“韩湘子”学吹箫;一代文豪“苏东坡”穿越而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围观。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文旅产业仍然保持了足够热度,旅游度假、免税区购物等持续升温。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18.7亿,恢复至年同期6成多的水平,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作出了表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在日前举行的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说。
山东省沂南县常山庄村的一处农家院里,游客们正观看情景剧《民兵连》的演出。受访者供图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旅游市场稳步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被疫情压抑的旅游需求为中国提供了深挖内需、发掘国内市场潜力的新机遇,这也进一步作用于包括文旅业在内的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业发展应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深挖文旅消费潜力。”山东省文旅厅厅长王磊说。依托国内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体验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乡村民宿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也将逐渐成为游客的“新欢”。
“十一”期间,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一处农家院内,游客们坐在长凳上,专心观看沉浸式红色情景剧《识字班》:身着八路军服装的演员,积极发动根据地农村妇女学习文化知识,身后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抗战必胜”。
“游客进入小院后,可自主观看或参与到演出互动当中,让他们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沂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如峰说,这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创新的方式之一,深受游客欢迎,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要引导旅游度假区与社区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应遵循从产品到项目再到综合度假区的路径,推动旅游领域从业人员共同富裕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借助《红高粱》电影、电视剧拍摄场景优势,山东高密这个“高粱小城”的名气越来越大。“十一”期间,高密日均接待游客量过万。不仅如此,高粱元素还融入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传承中得到创新。
国庆假期期间,游客在山东高密的红高粱影视城游玩。受访者供图
在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聂家庄泥塑”传承人聂鹏用矿物质颜料调出高粱穗和高粱叶的颜色,并将这两种颜色大面积用于创作。
“高粱叶图案是传统泥塑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生命力。”现在聂鹏一有空就在直播平台上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展示泥塑的创作过程,吸引大量网友在线购买,每场直播能收入千余元。
文化与旅游紧密“绑定”,旅游衍生活动的兴起及周边文化产品的热销同样助力中国文旅业发展。记者从山东“三孔”景区了解到,景区为假期打造的文创雪糕一经推出,广受欢迎,日销量达支;制作拓片、线装书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也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尼山圣境之美,拍照都显得太弱”“大学堂里富丽堂皇、精工细琢”……在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上,旅行游记、打卡心得等文章热度十足。此类依托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及平台,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日前,山东、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甘肃9省市共同成立中国旅游新媒体推广联合体,构建文旅宣传推广新模式。联合体整合各类短视频平台、图文平台、新闻客户端集群,形成近万粉丝的文化旅游推介新窗口。
记者了解到,未来各省市还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组织文旅新媒体联动宣传,围绕地方优质文旅资源、特色活动、热点事件等,联合开展营销策划、新媒体采风等活动,促进中国文旅业发展走向新阶段。
来源: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