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有诗词文字天赋,故此欲要写好诗词,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写完后回头仔细品读,发现问题与不妥帖处,进行琢磨调整。甚至在刚写完的当下,很难看出问题,那就放到一边,过一段时间后回头再看,会发现当时看不出的问题。
故此,诗词不是在于创作,其实好的立意与情感,大家都有。但能否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有所感,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了。这个需要不断对提高自己肚里的文字积累,再锻炼出熟练的驾驭文字技巧。那么,就能做到,有所感即有有所写。
下面几首五律与七律还是拈熊老先生一些案例来做分析,探究一些文字处理的细节问题。学会判读一些咋看还可以的诗词,细看又能觉察到还有改进空间的余地,该如何去调整。学会这些,写出一首满意的作品其实并不难。
黄材水库原作
仰慕名湖久,风光自不同。山深藏宿鸟,峡远有清风。
一堤花护岸,十里水摇红。人在渔歌里,归来意未穷。
黄材水库改作
水库人工建,风光自不同。林深留雀鸟,浪阔隐蛟龙。
日出千村沸,花开百里红。渔歌清入耳,兴味正无穷。
此作咋一看,感觉不错,像诗词了。但是针对题目细品,发现较稚嫩,有刻意模仿他人痕迹,不少细微处还是比较粗疏,可以再琢磨。
首句其实并不确切,水库与名湖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如直接就写"水库人工建",这样次句的“风光自不同”便有"根",否则两句互不搭界。调整后会感觉更顺理成章些。
第二联上句"山深"不如"林深",林深更具体确切。"藏宿鸟"不如"留雀鸟",因为宿鸟指的又太具体,宿留在里边的鸟儿,这个完全没必要说宿在里边的。这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建了水库,边上树林茂密了,故雀鸟也多了,意即环境好了。
下句"风"字与首联重复,可考虑调整为"浪淘隐蛟龙",与上联虚虚实实,扣"水库"亦较紧。水库截流,蜿蜒很长,犹如隐藏的蛟龙嘛,更见具体形象。
五、六句句子是不错的,但是细细品来,其实有些眼熟,这类句子用过的人不少。诗词创作有句行话,熟语少用,故此这句可以调整。就算不调整,这一联在此处也是失粘,格律上首先就有问题了。故可另起一联,比如"日出千村沸,花开百里红"。这样,库区情景更显得生机勃勃。或者,有朋友会说,水库多为山区,不可能千村。那考虑为"日出烟村沸,花开野渡红",也或者可以。
原作的结尾两句有意思,但平仄须调,用"渔歌清入耳,兴味正无穷"取代原句,或在诗感上略胜一筹,这样格律亦无误。
秋兴原作
秋日新天地,兴来每醉还。清风摇树影,红日照高山。
鸣琴天地外,歌舞海云间。浩浩天风起,坐看云浪翻。
秋兴改作
未觉秋将老,探朋每醉还。望京依北斗,采菊见南山。
日落烟村里,禽鸣树影间。禅关何必破,百味不如闲。
这首也类似上一首,乍看似诗,细品则还是有不少漏洞。主要也是细节处理比较粗疏,句子看似写得很高大上,但都比较虚浮。
开头首句便比较率意了,写得囫囵吞枣比较模糊,这个启动不了下句啊。可以考虑调作"未觉秋将老",或具几分引力,用未觉秋老来引发下句的兴味。写诗词不在于句子的高大上,而是首先要妥帖与合理。次句套用前人,然与前人的"相逢每醉还"相去甚远,因为“相逢”明确有所指,而“兴来”则无,比较模糊不清。可考虑作"探朋每醉还",或庶几近之。
颔联纯写景,单看或者尚可,但是从上一联承接下来,个人感觉稍微突兀有些离题,不着边际。不如借杜少陵、陶元亮之句意来调整,"每依北斗望京华"(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今熔作十字,古意自存。顺承上联的"探朋每醉还",或离题之病始免,诗质亦稍浓。
原作五、六句稍具意象,但是工夫亦还不到家,都稍嫌浮滑,并且格律上失粘,总有差一灶火的感觉。考虑调整为"日落烟村里,禽鸣树影间",承接上联的南山,改为纯粹写景物,便有些许模样了。
结语又套古人语,不但改的面目全非,而且一味在写景上逗留,不见一丝情语,造成整首诗意旨不明,软弱无力。故必须另创二句收束全篇。调整为"百味不如闲"一结,或不负"秋兴"一题。
纵观本首五律,字词的处理上有另一毛病,为重复字词频见,如"天"字三用,"天地"两用,"日"字、"风"字、"云"字皆两用。要知道诗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字数少所以要精练,字词要避免所谓的浪费。四十"贤人"席位,着如此众多"屠沽儿",哪里还见半分雅气?
登蓬莱阁原作
蓬莱仙境我来游,观海登楼夙愿酬。
碧水蓝天辉秀阁,清风白浪美神州。
秦皇汉武谁无死,妈祖仙姑孰解忧。
除却私心人自寿,养生妙法岂他求?
改作
更于何处觅佳游?喜踏沧波上此楼。
朝汛白生千点鹭,晚枫红染一川秋。
秦皇汉武谁无死?神药仙丹不解忧。
差幸暮年逢盛世,风光览尽复奚求!
原作其实立意尚可的,只是在字词与句法处理均毛病不少。起首二句虽有承接,但未能更进一层、更开一境;中两联的句首相同位置四字,犯并列语堆砌毛病,平板呆滞且诗意不畅;结尾有跑题嫌疑,如前二联与后二联有何关系?而且整首诗的字词处理上均比较直俗与口水语,缺雅致。故对本诗须作大调整。
原作的首二句存意换形,意思不变写法可改变。开头设一问,为下句造势。次句则取"观海登楼"之意,扩伸为"喜踏沧波上此楼",涤尽"夙愿酬"之类套语,味便不同。
原作三、四句写景,但笔力不到,"辉秀阁"、"美神州"之类大而虚的字词,生硬造作,了无意趣,故可另拟二句替换。"红枫"、"白鹭"一现,顿觉水天无限生机,尽来眼底,得良辰美景如斯,端不负"上此楼"也。
原作五、六句抒情,章法上没有问题,只是两句空间不大,甚为局促。“谁无道”“孰解忧”的问句方式,而无足够回应,也有诗意味薄弱而无力。今剜去与题意无甚相关之"妈祖仙姑",另以"神药仙丹"实之,并确切回应上一句。如此,则上下联有水云流转之意,顿见灵动,且为引出后文伏笔。
原作的结联有离题之感,而且最后一句还是如此反问方式,前面已有问,再来如此,力度也不足,故亦另拟。"差幸"句既有颂时之意,亦与五、六句脉络相通,共同为推出结语蓄势。第八句亦改,虽是常语,但顺势收束全篇,使诗意得到升华,全诗至此,始可言功德圆满。
再回头品读原作与改作,在整体上改作行云流水,浑然一体,诗味更浓一些。虽无太过出彩亮眼之句,但已然算是中规中矩的七律了。在字词的手法上也更雅致蕴藉一些。虽看似也有一些直白句子,但组合起来意味却不俗,故可以接受的。
#诗词#
诗词原创:浪淘沙8首示范|春色到江南,花事如烟,一枝斜插小红阑
踏莎行词牌韵味独特,6首示范|明朝风雨几时休,羸身如蚁花如陌
诗词原创:如何填词?临江仙5首之咏梅|暗香寒晓月,疏影枕琴眠
原创填词:《莺啼序.袖子三十三岁诞贺》|岁月如歌,佳人如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