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蓬莱阁 >> 蓬莱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你可曾拜访过王

来源:蓬莱阁 时间:2023/7/16

王母池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山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门内为池,周环石栏,中架拱桥。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叙述冯玉祥于年在此凿朝阳泉的经过。

池西洞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池北洞内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沿阶而上至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王母坐像。殿两侧为耳房,前有配殿。东殿匾书“观澜亭”、“咽石山房”;西殿是药王殿,原祀孙思邈,今为泰山文物展室。后院台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吕祖殿。殿内原供明代彩塑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焦成广、济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称名塑。年,陈毅登泰山时指示拨款加护玻璃罩,年像毁,年重塑。殿东有蓬莱阁与殿相连。殿前有悦仙亭。庙前原有飞鸾泉,年改建为喷水池。池南有朝阳泉,系冯玉祥为解泰城居民饮水之难而凿。

庙东临中溪绝涧,《山海经》称“环水”。旧时跨涧为王母筑梳洗楼,故俗称梳洗河,今柱础尚存。溪中有虬在湾。《水经注》称:“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湾南有八仙桥。桥南有“将军石”、“源清流洁”、“水不在深”诸刻。明代李养正诗:“携磕踏秋遍,瑶池景更幽。水澄清似玉,松老曲如虬。乍冷依山足,高眠枕石头。忽闻青鸟唳,仿佛到昆丘。”

最早见于文献的王母池殿宇记载是宋元祐八年,宋人李谔作《王母池办置花园记》刻石,原来立于王母池内二山门的墙根处,可惜今轶。建中靖国元年,“泰山大雨,涧谷水溢,王母池亭宇砌石皆被冲去。后由道士募工重修。”正隆末年,金军与各支抗金义军在泰山附近数次激战,泰山王母池东岩岩亭毁于兵燹。

明嘉靖年间,殿庑亭阁方具规模,清代多次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山东巡抚陈预奏请岱庙等多处倾圮,请求修整,获准。乃委泰安知府廷璐与历城名匠魏祥主持工役。工竣后,魏祥以余资修添女厕十余所,改修王母池、斗母宫东厅各一座。现在所见的王母池建筑,主要是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的结果。

80年代至今,王母池经过多次扩建,修缮旧的殿堂,才使得这座庙宇保持秀丽的面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