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年的发展,国内多宝鱼从产业积累、装备研发、排放限制等外部变化形成了目前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多宝鱼产业已经处在了产业转型变革的节点,建设万吨园区和超级工厂的时机已经成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完全可以对标大西洋鲑产业规模。
有一条鱼,头部扁塌,身体扁平,背部布满黑褐色斑点。虽长相特别,但肉嫩刺少,口味鲜香,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清蒸、红烧、香煎样样都行,曾是食客们尊贵身份的象征。
这一条鱼,国外引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国内养殖最高峰时年产12万吨,占到世界养殖总量的90%以上,为养殖户和商家带来可观财富。
这一条鱼,适宜工厂化养殖,使沿海大片闲置的盐碱荒滩变成养殖基地,带动形成年产值60亿元的大产业,相关产业总年产值超过亿元,引领推动了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的兴起。
还是这条鱼,曾经红极一时却屡遭波折,因两次“药残”事件致产业遭受重创,影响至今,谈起过往,曾无限荣光,虽不堪回首,但未来可期。
这条鱼就是多宝鱼,学名大菱鲆,由我国著名海水鱼类养殖学家雷霁霖院士引进中国,因英文名“Turbot”,被国人取名多宝鱼,寓意“多宝多福、鲆鲆安安”,今年是多宝鱼引进中国的第30个年头。
多宝鱼。
30年来,多宝鱼已安家于中国,从高档餐厅游到百姓餐桌,发展成我国北方海水鱼类最大宗养殖品种,过去是我国北方最适宜的养殖鱼种,目前仍是最佳的工厂化养殖鱼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保要求不断增强,多宝鱼养殖产业发展空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传统的养殖生产模式发展后劲不足。如何从加强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拓展发展空间等层面推动多宝鱼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业内人士对症施策、积极探索的方向。
01
一条好鱼带动一个产业,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工厂化养殖
“多宝鱼引进中国,是件开天辟地的事。创新了养殖模式,围绕养殖很快形成产业,解决了很多就业。”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烟台天源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回忆道。26年前,他跟随雷霁霖院士参与多宝鱼品种繁育,当时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多宝鱼,为底栖海水比目鱼类,原产于欧洲,俗称欧洲比目鱼,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其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其适应低水温生活,喜集群摄食,饵料转化率高,性格温顺,易驯化,适合集约化养殖,且肉多刺少、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巨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北方沿海发展规模化养殖急需寻求一种既耐低温又能快速生长的养殖品种。多宝鱼诸多优点和特性,让雷霁霖很早就
03
选育新品种推广新模式,满足市场消费升级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第号公告,公布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6个水产新品种。排名第19位的“多宝鱼2号”新品种榜上有名,这是继“丹法鲆”“多宝1号”之后国家通过审定的又一个多宝鱼新品种,也是海水鱼第一个耐高温国审新品种。
“我们在育种过程中逐渐积累技术体系,就像是爬楼梯,是踩着前辈的肩上在走,更多的是继承中发展。”曾经师从雷霁霖的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大菱鲆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黄海所研究员马爱军感慨,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必然对优质苗种、苗种生产工艺等提出更高要求。
起初,多宝鱼年产量万尾种苗,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0—4年,每年还要从英、法等国家进口-万尾鱼苗。随着国内苗种培育技术的普及以及育苗企业的增多,5年国产苗种年产量猛增至万尾以上,才基本实现了国产苗种自给自足。
“为防止多宝鱼因累代养殖和近亲交配造成种质退化,黄海所和烟台天源水产从2年起就筹划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工作。”马爱军介绍,“十一五”初期,国家启动了多宝鱼的遗传改良选育工作。黄海所采用电子标记的大规模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以快速生长、高成活率和耐高温等重要经济性状为改良目标,开展了遗传改良。
年,黄海所和烟台天源水产联合培育出“多宝1号”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对比养殖证明,新品种比普通多宝鱼平均体重和成活率分别提高36%和25%。该品种目前累计养殖面积达-0万平方米,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宝2号”是今年刚刚获批审定耐高温新品种,由马爱军科研团队联合多家水产企业以耐高温和生长速度为选育目标培育而成的,在相同周年养殖条件下,经过高温养殖期与未经选育的多宝鱼相比,体重平均提高30.63%,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26.7%。
“新品种耐高温、生长快的优良品性,可有效降低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夏季高温期的抽提深井海水量,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马爱军表示,新品种在南北方沿海接力养殖中延长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益。
如今,我国多宝鱼苗种生产与养殖业同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多宝鱼主产区,年产苗种接近3亿尾,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占全国苗种生产总量的95%以上。
多宝鱼养殖初期,主要采用过滤自然海水,冬季升温,夏季降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耗大,很快被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调温的“大棚温室+深井海水”模式替代,这种模式目前广泛使用。而在福建沿海,当地养殖户更是智慧地借鉴网箱养殖,探索出了“南北方接力”“海陆接力”的养殖新方式。
6年初,工厂化养殖多宝鱼成绩斐然,雷霁霖院士(右)喜上眉梢。
优化养殖模式、推动绿色健康养殖一直是雷霁霖院士的愿望。8年,他出任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后,积极推动组建了“十三五”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以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和管理工业化为核心的“四化养殖”新理念。
其实,早在年,雷霁霖就曾在亲手绘制的“展望0年海水养殖牧渔图”上构想海洋牧场和大型养殖船的海洋渔业发展趋势。
“经过不懈努力,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今年5月已经投产,首批养殖水产品9月就可以上市。”雷东表示,养殖工船最早是由父亲提出并倡导,跟“国信一号”的合作运营完成了父亲的夙愿,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多宝鱼产业引入良性发展轨道,对标欧洲三文鱼做大做强。
04
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渔业种业产业园区多宝鱼先行先试
在多宝鱼国家级良种场烟台天源水产公司,粉刷成蔚蓝色的养殖厂房与海天融为一体,厂房内蓄养池排列有序、产品信息标注清晰。“为了满足产品养殖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公司全面推行设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杨志表示,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的“蓬莱阁”多宝鱼已经实现从育苗到养殖再到流通上市的全流程溯源。
他认为,有品牌的农产品会给消费者信心,农产品必须品牌化,从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等问题。
多宝鱼养殖行业内,最早尝试使用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是青岛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7年开始研发使用该项技术,养殖使用过的海水经过滤掉有机物、除掉氨氮二氧化碳、补充氧气、杀掉细菌再循环使用,经过3年的研发摸索,建成运营一套养殖4万尾多宝鱼的循环水设施。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通用水产负责人张和森认为,多宝鱼养殖很依赖特定水源,而我们不可能像欧洲国家那样采用流水养殖,所以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发展趋势,也为多宝鱼立体养殖解决了难题,普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投入大成本高。
长期致力于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与产业技术推广的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工厂化养殖模式岗位专家、黄海所研究员刘宝良表示,通用水产公司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理念非常超前。利用循环水技术开展多宝鱼养殖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又能保障多宝鱼的食品安全和高效供给。刘宝良认为,缺点是基础投入大,真正掌握管理技术的企业不多,发展趋势是养殖园区的推广使用。
30年历程,经历了粗放发展的阵痛,多宝鱼产业正倒逼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多位行业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宝鱼过去是北方适宜养殖鱼种,现在也是适宜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养殖鱼种,截至目前仍是最佳的工厂化养殖鱼种,始终引领了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发展多宝鱼产业,业内正对症施策,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多宝鱼工厂化养殖场。
针对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受城市规划、港口建设影响,特别是种业发展空间被迫退让或被挤占的问题,马爱军认为,在陆基发展智能化繁育装备及养殖技术,才可以可靠、高效地进行保种、选种、育种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要在陆地上规划面积,建设园区,开展保种和种苗培育,才能保证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支撑陆海接力,并拓展到深远海。马爱军表示:“水产种业是以陆基为根本,必须特别重视。”
她建议,地方政府要落实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养殖布局分散、环保压力增强等产业痛点,做好养殖水域、滩涂以及养殖综合性园区的规划,聚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养殖龙头等多元力量,建设覆盖多宝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种育种和种苗培育、高端养殖、多元加工和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长期以来,国内多宝鱼养殖与销售,以传统养殖、活鱼零售的模式为主,市场销售的多宝鱼多是不足2斤的小鱼。而在欧洲市场,多宝鱼要长到2-3公斤才上市销售,而且规格越大价格越高。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日照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晓华表示,多宝鱼要走到加工环节,就要养殖出大规格适合加工的产品,要有规模企业来拉动养殖,加工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同时,延伸精细分割、加工、烹饪、餐饮体验、营销等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的养殖技术、装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体系,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们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养殖,禁用了日本、欧洲等地区禁用的所有药物,形成了保障质量安全的多种健康养殖技术,引领了海水养殖的发展风向。多宝鱼工业化养殖模式已推广应用到石斑鱼、河豚等其他鱼类的养殖中。”张和森介绍,目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推出多宝鱼的品质评价标准,目前正在各个产地做实验。
年青岛渔博会期间,俄罗斯的一位参会客商受德国企业委托找到雷东,邀请他到格鲁吉亚合作养殖多宝鱼,产品面向欧洲黑海市场。“虽受疫情影响合作暂时搁置,但说明从引进养殖到技术成熟再到技术输出,我们已经形成一整套技术成果,并在全球形成了影响力。”雷东强调。
“多宝鱼作为曾经辉煌过的北方海水鱼养殖第一品种,经过30年的发展,其产业链极其完整,在种苗繁育、专用饲料疫苗、养殖装备、活鱼流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成熟公司。多宝鱼也是目前所有海水鱼养殖品种中最接近实现工业化养殖的品种。”雷东表示,参考挪威的大西洋鲑产业40年发展历程,国内多宝鱼从产业积累、装备研发、排放限制等外部变化形成了目前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多宝鱼产业已经处在了产业转型变革的节点,建设万吨园区和超级工厂的时机已经成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完全可以对标大西洋鲑产业规模。
雷东对此信心满满。
(图片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提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冯建伟赵炜
本文著作权归农民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