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年经济工作。
作为来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备受各方瞩目。新华社详稿字,传递了哪些信号?有哪些新提法?对年经济工作划出了哪些重点?笔者和大家一起梳理、学习。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01
主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延续了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锚定的“主基调”,那就是“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无疑,这是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研判。
此次会议在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对“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稳字当头”,稳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会议牢牢围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这个主题展开,分别从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挖掘动能、厘清认识、教育干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稳定宏观经济不只是哪一级、哪一个地区、哪一个部门的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地区形成合力,积极承担稳定责任、推出有效的稳定举措。“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开出的“药方”,提醒各级各部门和地区必须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既不能等靠要,更不能等问题出现再去想办法堵漏洞,必须精准把握“适当靠前”的深刻含义,必须在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上大力提升前瞻意识,加强前瞻布局,做到未雨绸缪。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02
总结成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在总结年的成绩时,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而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如何理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笔者以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首先,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号角,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性成就,这是我们党带领14亿多中华儿女意气风发开启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
其次,年召开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全会最重要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就是善于总结。通过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我们能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第三,提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是六中全会的重大论断、重大贡献。“两个确立”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把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
第四,年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种种势力兴风作浪,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却是另一番“风景独好”。
03
正视困难:“三重压力”
在充分肯定今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预期转弱”是近年来首次提出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仅4.9%。受疫情、汛情、“双碳”、经济转型升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压力较大,预期转弱。笔者认为,这正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的要义。
但会议同时指出,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会议给出重大论断: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04
做好经济工作的4点规律性认识
①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③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④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这4点规律性认识充满了辩证思维。与往年的总结成功经验不同,今年的会议总结的4点规律性认识,偏向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从认识上进行“纠偏”。
首先,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释放了重要信号。
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实现“质”的稳步提升,也要注重“量”的合理增长。反之,可以理解为,不能为了追求“质”的提升,而忽略或放弃“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二者不可偏废。总之,“蛋糕”要做大是必须的。
在后面谈到共同富裕时,同样提到了做大“蛋糕”与切好“蛋糕”的辩证关系。会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分出了先后,矛盾分清主次,与分好“蛋糕”相比,首要的还是做大“蛋糕”,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好,这个蛋糕得是个高质量的蛋糕,不能是牺牲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毒蛋糕”。
第三点强调“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反之,可以理解为,在现实中,在某些领域的某些落地政策,与党中央的步调不一致不合拍,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时没有把握好时度效,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增长。
核心与重磅的在于第四点,“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会议花了很大篇幅着重强调。
12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的第二条新闻《“十四五”稳中求进开局良好》中,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同志们谈了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新闻联播》是这样报道的:与会同志们说,新的发展阶段,仍然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正如报道对象所提到:“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做好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注重协调推进。要注意防止顾此失彼,要防止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片化,要防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搞简单的一刀切。”
这三个“防止”,可谓切中肯綮。防止顾此失彼;防止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片化;防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搞简单的一刀切。
在哪些方面顾此失彼?在哪些方面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片化了?又在哪些方面搞了简单的一刀切?会议在后面花了大篇幅厘清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方面问题。即: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可以理解为,在这五个问题上面,年的工作中,有些地方和部门,有些顾此失彼,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搞了简单的一刀切。这是年经济发展工作中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
05
稳定宏观经济,从四个方面挖掘新动能
在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后,具体从哪些方面着力,会议对年经济工作划出了重点,提出从四个方面挖掘新动能。
首先,向结构政策要动能。具体提到了5点:1.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2.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3.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4.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5.探索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简单来说,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通物流堵点,释放外贸更大潜能,产业数字化升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申了“房住不炒”,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到“房住不炒”,给了外界一些解读空间,让一些人重新燃起了炒房的希望,仅4天,这种希望便破灭了。不过这次会议提到了,探索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值得期待。
其次,向科技政策要动能。具体提到了5点:1.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2.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4.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5.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8项重点任务,摆在第一位的便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今年的会议进行了重申,向科技政策要动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之后,年政府工作报告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及“重组”,尤其这次会议专门章节论述,释放什么信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工作进一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反复强调、亲自推动。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向科技要动能,显得更加迫切!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全国重点实验室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向改革开放政策要动能。具体提到了4点:1.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2.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4.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向区域政策要动能。具体提到了2点:1.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从哪些地方着手稳定宏观经济、挖掘新动能,以上四个方面,是这次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手把手”划出的具体重点,会议精神值得认真领会。
06
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方面问题
相较于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会议很大不同就在于,花了很大篇幅,详细论述了五个方面的认识问题,可谓一次思想认识上的升华。这五个方面,归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实现共同富裕,绝不代表不需要努力奋斗,相反,我们国家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阶段,把“蛋糕”做大做好还是要摆在首要位置。其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所以要强化就业,大家一起劳动致富,通过就业的增长带动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
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资本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不能一棍子打死。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经过一年的施行,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重大问题和乱象,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这一刀切的现象,限制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发挥的积极作用,所以这次会议特意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既要告诉资本哪些是能干的,也要告诉资本哪些是该干的、鼓励干的。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资源的压力时刻存在着,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资源,尤其是饭碗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会议要求,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年的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凸显了我国能源领域的安全短板,会议强调“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初级产品供给都需要加强保障。
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年,众所周知,房地产领域,曾经的第一房企恒大出现债务违约。一时间,政府会不会出手“救”恒大,成了坊间议论的焦点。这次会议重申“精准拆弹”理念,并特别指出“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算是比较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重大风险,首先在于“防”,实在要“爆”的也要精准拆弹,同时要做好后续处置工作,稳定大局。
五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但在执行层面中存在着简单的层层分解,粗暴的一刀切,给转型升级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增长压力。
这次会议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以煤为主,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因为能耗“双控”就搞一刀切,能耗降下来了,但经济也降下来了,这就叫做“顾此失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近期得到了纠正。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为了处罚而处罚,严禁下达罚没指标,不得“一刀切”责令停产停业。
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一样,是一项长期目标,不能一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就要立马强行削减煤炭消耗,这就犯了“长期目标短期化”的错误。把一项长期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压力下推,这就犯了“系统目标碎片化”的错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
07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末尾照例提到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样是围绕明年的经济工作大局来展开。
首先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脚点要落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上。
会议再次提到了,领导经济工作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此外还强调了,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这些话语指向性非常明确,可谓谆谆告诫。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做好经济工作跟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特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有何深意呢?
事实上,学习历史和做好经济工作关系非常大!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看重学习历史知识。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年在山东考察时,专程来到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冒雨登临蓬莱阁。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每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发表新年贺词,细心的人能从电视画面中发现,他身后的大书架摆满了书。在总书记的阅读清单里,有大量的历史典籍:《史记选》《汉书选》《世界通史》《现代欧洲史》。提到读书,很多领导干部可能会抱怨没有时间,但谁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比总书记还忙?在当年艰苦的知青岁月里,总书记便嗜书如命,很多人在后来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均提到他喜欢看书。
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能增加一个人的修为,提高决策水平。知史方能使人“敬畏历史、敬畏文化”,进而做到“慎重决策、慎重用权”。知史方能使一个人脱离粗鄙,避免决策简单粗暴。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解了我们党的革命史、新中国建设史,就会明白,今时今日在工作中的不足乃至所犯的错误,其实在历史上都有过,有着深刻的教训。
这便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不能做到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将工作简单化,甚至乱作为,是因为在经济工作中缺乏敬畏,从根儿上来说,还是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种现象及时地进行了预警,从这种意义上说,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不仅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且切中时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