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古迹中,南京狮子山上的“阅江楼”应该是最年轻的。说它是“古迹”,因为文字中的阅江楼已经存在了多年;说它年轻,因为年阅江楼才真正实实在在地耸立在狮子山上。中国只留下文字记载或画本的古迹不可胜数,如阿房宫、上林苑、铜雀台,但仅有文字描绘,其实并不曾有实物的,恐怕只有阅江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岳阳楼享誉了多年,而宋濂的《阅江楼记》在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让人们对阅江楼只有期待。
阅江楼景区的南门面朝建宁路,与“仪凤门”城楼比邻而居。仪凤门是明代南京城十三座城门之一,民国时期改称“兴中门”。清咸丰三年(年)3月,太平军就是从仪凤门破城攻入南京城的。
南门前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石牌坊,坊额为“阅江揽胜”。
拾阶而上,进入南门,迎面是一面砖石结构的三段式照壁,壁顶覆黄绿琉璃瓦,壁心书“狮岭雄关”四个鎏金隶书大字。狮子山原名“卢龙山”。明洪武六年(年),朱元璋巡幸至此,以“实体狻猊之状,故赐名狮子山”。狮岭雄关在清代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今天的天格外晴朗,气温也上升了不少。有一定强度的爬山,让大多还穿着冬装的游客们开始冒汗,许多人脱下外套,换成了春天的打扮。
顺着石阶路仰望,一座两柱冲天石牌坊横跨在游路上,坊额上书“江南第一楼”。比较公认的中国“四大名楼”一般指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和蓬莱阁。阅江楼建成后,出现了“江南四大名楼”的说法,排除北方的蓬莱阁,加入南京的阅江楼。这种说法的推动者显然是南京人,因为南京人耗费巨资打造的阅江楼需要“正名”,名正才能言顺。但南京人进一步把阅江楼标榜为“江南第一楼”,让一座只有十几年历史的楼阁在三座都有几百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楼阁面前称“老大”,怎么说都显得有点不地道和不仗义。
过江南第一楼牌坊,缓步平台北墙上镶嵌着一幅高2米宽8米题为“狮岭阅江”的青铜浮雕,画面是朱元璋率领文物百官登临狮子山阅观长江的场景。这幅浮雕的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再向上攀登,就是阅江楼的山门。山门为三重檐歇山顶门楼,二层檐下悬“政通人和”匾额,门联为“狮梦醒来顶天立;龙吟远去博海飞”。继续向上,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穿山门而过,一是从山门西侧绕行。
我选择了绕行,因为这样可以从侧面拍些山门的照片。
攀上最后一段台阶,即来到阅江楼主楼所在的平台。
平心而论,阅江楼应该是我见过的所有古或仿古单体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座,重重叠叠的斗拱,密密麻麻的飞檐,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来描述它,甚至没弄明白哪是它的正面。
既然叫阅江楼,而长江在楼之北,那么北面应该是正面才是。但因为进入阅江楼景区或入南门或走东门,很少有人会走到阅江楼和长江之间的“撷秀亭”一带自北向南远观,所以多数游客看到的阅江楼基本都是南面和东面。
楼顶檐下所悬蓝底金字“阅江楼”匾额为学贯中西的著名教育家、科学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顾毓琇老先生题写。
阅江楼落成的这一年,顾老先生恰逢百岁寿诞。顾毓琇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江泽民、朱镕基都曾师从门下,堪称“帝师”。
从主楼所在的平台望向西南,远处有一大片黄墙黛瓦的古建筑,那是“静海寺”和“天妃宫”。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褒扬七下西洋的郑和而敕建的皇家寺院,郑和晚年曾经在此居住,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和有关郑和的重要历史遗迹。静海寺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议约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
转到山门的北面,可以看到一副门联:起兵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定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历史上的朱元璋读书很少,文化水儿自然也不会很多,能写出如此有气魄的对联,估计也是煞费苦心,关键词语是不是得到宋濂之类大文人的点拨也未可知。
山门北口两层石砌基座上立有一尊四足青铜方鼎,其形制颇似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基座上刻有篆书“狮子山阅江楼鼎”字样;鼎身铭文“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是一首藏头诗。阅江楼外四层暗三层,共有七层。从楼西平台下可进入楼内。
楼内一层和二层贯通,为走马廊设计,整个大厅高阔敞亮、气宇轩昂;雕梁画栋、霸气昭然。
厅南太师壁上书明太祖《阅江楼记》全文,下置龙椅。这龙椅虽非旧物,却是上等红木制成,据说重逾千斤。
厅东楼梯上方,二层回廊处悬有康熙帝题写的“治隆唐宋”匾额。这四个字与明孝陵碑亭里的那四个字应该是同一版本,只是此为横书彼为竖写。
“治隆唐宋”匾对面,是另一块匾“得水载舟”。句意显然来自唐太宗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过多强调了“舟”的利益,弱化了水的权利,如果改成“载覆皆水”似乎更好。
二层是一个简要的明史展览,包括16位皇帝的画像、名家书画、科学技术和疆域版图发展情况。
对这16位君主,我比较感兴趣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倒霉背运的建文帝,另一位是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前者以“官三代”的身份轻松得到帝位,却似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最终不知所踪;后者从亲侄子手中夺得帝位,可谓是不仁不义,背负骂名多年,却以文治武功扬名于后世。
朱棣于朱朱元璋而言,是不肖之子,但于国家而言,却是国之大幸。
三层中部是一个贯通三、四、五层大厅,厅南侧八字太师壁上镶嵌有高12.8米、宽8米的巨幅瓷画,详细描绘了明代航海家郑和按照明成祖的旨意,打造宝船、七下西洋的盛举。
这幅瓷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幅瓷画。
同样为贯通结构的六、七层是全楼的顶层。厅内摆放着一套仿古红木家具,据说这1台和12把椅子上共雕有只狮子,故称“百狮台”。
这套家具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号称全国独一无二,为阅江楼镇楼之宝。百狮台南,是一面双面苏绣《江南四大名楼》屏风,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据信也是全国之最。
天花板上的“蟠龙藻井”用整块樟木雕刻而成,雕工精湛,设色艳丽,炫人眼目。
尽管天气非常好,云淡风轻,但从阅江楼观景台望向长江还是没有一览无余的感觉;视野中的南京长江大桥虽然是第一次在实景中看到,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
从阅江楼下来,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东行。
路边有一块中英文对照的名为“阅江楼造记”的石碑。碑文共97个汉字(两个阿拉伯数字权算作一个汉字),不仅一句到底,而且有两处文字值得商榷。一是将阅江楼列为“四大名楼”之一,而不是“江南四大名楼”中的一座;二是提到其它三座名楼时,黄鹤楼、滕王阁楼名前冠的都是城市名,唯独岳阳楼楼名前冠的是省名,不知道执笔者是有意为之,还是地理知识上有欠缺。此等拙劣之物放置在景区里,实在是有碍观瞻。
拙碑稍南,位置应该在阅江楼所在平台的下面,有一紧闭的朱红小门。门楣上有竖匾“大明宫”;两侧门联为“藏天藏地藏玄机藏兵于民;显山显水显宏楼显民盛世”;门旁不是很认真地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五军地道”。据介绍,五军地道长达两公里,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时的一处藏兵洞。
沿游路东行,路左是“明史金陵碑廊”。碑廊由48幅线描石刻作品组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明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
碑廊的东端,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碑亭,亭内汉白玉巨碑上刻有朱元璋亲撰《阅江楼记》全文。
这块汉白玉碑高3.1米,宽4.8米,重达15吨,为国内体量最大的汉白玉刻石。
碑亭继续向东,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当年曾经在狮子山留下足迹而建的“孙中山观江亭”。
史载,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伐军总司令后,多次登临狮子山炮台布置防务,为保卫新政权殚精竭虑。
由观江亭下行不远,发现有登山扶梯的站口,才知道从东门上山是可以乘扶梯的。
为尽快赶往下一个景点,在朱元璋塑像前只好匆匆走过,迅速拍下几张照片。
“狮子山”大照壁实在太长,拍正面需要跑到马路对面去;退而求其次,拍张背面也不枉此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