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祖籍济南,后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平以漫游吟咏为乐。宋理宗淳佑中做过义乌(今浙江县名)令。宋亡,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着作很丰富,以辑录旧闻为主,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多种,词集有《草窗词》。
闻鹊喜 吴山观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
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上片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下片写潮过以后的情景。词人接连用了几个比喻,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例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一萼红 登蓬莱阁有感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厓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这首词一向被称为周密《草窗词》中的压卷之作。上片写令人愁肠百结的冬景,下片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词人的感受。通过登阁所见景物,曲折的表达出作者怀念故国山河的爱国忧思。此词情思哀婉,沉郁顿挫,意境悲凉。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妓。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对被朝廷征召北去的朋友的感慨。上片对送别场景的铺陈及对别后情景的想象,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怀念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而用笔极为含蓄。下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远去的伤感和对友人出仕新朝的担心与不满等复杂的心情。全词语言朴实无华,词意比较苍凉。
花犯 水仙花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
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
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这首词是周密咏物词中的名篇。它所吟咏的是水仙花,突出其风神韵致,暗喻自己的高洁情操。借咏水仙寄托遗民之恨,其情无限缠绵,以淡语写深情,回味无穷。
王沂孙(?-约),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曾任庆元路(今浙江鄞县)学正。与周密、张炎等人同结词社,相与唱和。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讲究章法、层次,词致深婉,盛传于世,然有意旨隐涩之病。着有《碧山乐府》。
齐天乐 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抒发亡国之恨和身世之感。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全词虽隐晦纡曲,却也深婉有致,借咏蝉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思考。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亡国的忧伤,情景交融,深婉而沉郁。词以残冬初春为背景,意象幽隐,曲折含蓄。上片切合时令,写相思无奈,在梦境中都难以相见,深情绵邈。下片写同是羁旅,却不如飞雁可归平沙。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末尾处以惜花伤春结,种种愁怀萦回纠结,更令人感伤不已。
水龙吟 落叶
晓霜初着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
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借落叶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身世凄凉的感慨以及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全词情景交融,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堪称佳作。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年)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两卷。
贺新郎
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装束。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这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的词。通过比兴手法,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和不同凡俗的高尚志节。词中借梦抒怀,以美人为灵魂化身,寄托自己深沉的亡国之痛。
女冠子 元夕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蒋捷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词中寄寓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之情。上片描写元宵节的情景,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世事兴衰的感慨;下片把重点转向眼前人物的活动。整首词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悲伤。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小令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作者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构思细腻精巧,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南宋初大将张俊后裔,张枢之子,也是南宋着名的格律派词人,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与姜夔并称为“姜张”,与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着有《词源》,集中反映了他的词学理论。
鹧鸪天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这首词写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劳劳燕子”两句语言虽平常,意味却很深长。“故乡惟有梦相随”是本词的主题。江头虽有柳枝可折,却不是家乡苏堤的柳,由此生发出浓重的故乡之思,感情深沉。
清平乐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这是一首抒写秋夜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意境清空,音调悲凉,风格沉郁,造语精警,表达了作者的沦落之感和故国之思。
八声甘州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这是张炎45岁寄寓绍兴所作的词。主要是写北游归来的失意和离别的愁情。其间织进了一些怀念故国的内容,但更浓厚的是个人身世零落、前途无望的伤感成分,因此表现出来的情调极度低沉。
解连环
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张炎精于咏物,这首咏孤雁词最为有名。上片先以空阔凄寒的环境衬托雁之孤单,柔情与壮怀巧妙融合。下片借长门事兼用杜牧《早雁》诗意,以化实为虚的方式体现了张炎词的“清空”本色。寄意深微,构思奇巧,用典亦妥贴自然,浑化无迹,实为精品佳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