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蓬莱阁 >> 蓬莱阁资源 >> 正文 >> 正文

游览蓬莱阁,感悟抗倭英雄戚继光,一生辉煌

来源:蓬莱阁 时间:2022/10/16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蓬莱阁在古时不仅被作为仙境,同时这里也和抗倭名将戚继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蓬莱阁东部的蓬莱水城曾是一处军事作战基地,也可以说曾是古代军港之一,这里有这码头,炮台等有利于作战的建筑,而这里也是戚继光的家乡,同时他也是在蓬莱离开了世间,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了戚继光的雕塑,并且展示了他在抵御外辱抗击倭寇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介绍了他非同寻常的跌宕生涯。

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位于蓬莱城北丹崖山麓蓬莱阁下,与蓬莱阁连为一体,是一座设计新颖、精巧别致的古城。水城东连画河,西凭丹崖,负山控海,形势险要,是我国明清两代的重要海防军事要塞,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

蓬莱水城仍保存有3门清朝道光年间铸造的铁炮。这3门铁炮连蓬莱炮台都是鸦片战争期间山东海防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物,是晚清时期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御外来入侵的历史见证。站在水门顶桥上北望,两侧炮台巍巍、防波堤远远插入渤海,隐隐约约,似乎可见海中的长岛。

进入平浪宫门就可以看到戚继光塑像,这是在年为纪念戚继光逝世周年而建,雕像为水泥质地,高度4米,表现戚继光身着戎装,挺胸昂首而立,按剑俯瞰水城的雄姿。戚继光作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一代名将,丰功伟绩,千古流传。

戚继光(年11月12日-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本贯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明史的记载更加简要:“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也就是说,戚继光家族是明代的军户,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

戚继光自幼好学上进,19岁时便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爱国诗句,表达了他卫国保民的决心;后来去京城考武进士,考试没结束,就跟所有的考生一起被时任兵部左侍郎杨守谦拉到了战场,当时战况记载不详,但事后戚继光写了一篇文章《备俺答策》,在军中广为流传,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在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备倭。在登州任职期间,戚继光司理登州屯务、整顿机构、严肃军纪、清理钱粮,督修海防设施,加强军事训练,使山东海防固若金汤。

在戚继光的宦海生涯中之所以能够如鱼得水,主要是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张居正位居内阁首辅,知人善用,很欣赏戚继光的才能,隆庆二年,将蓟镇的防御完全交给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戚继光大刀阔斧的进行军事改革,开始了长达16年的戍边生活,将蓟门防线建设的固若金汤,使得十六年间蒙古骑兵根本无法从此进犯,百姓自此生活安定。

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关系,保证了他得以施展才能,将明朝的边防搞的有声有色,但这层特殊的关系也害了他。明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那些反对改革的人诬陷戚继光为张居正同党。于次年二月,调戚继光任广东镇守,都督南粤军事。一年后,他郁闷成疾,并遭肖小弹劾,他便上疏请退。朝廷将他免职,命他“回乡养病”。万历十五年腊月十二(年1月),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杰出的军事家在山东蓬莱家中病逝。享年60岁。

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叱咤疆场的戚继光,晚年生活却是与孤独悲凉相伴。在万历十一年戚继光被调任广东镇守,不过只是名义上的官职。对于一心报效国家,以保卫疆域安宁为己任的戚继光来说,则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他再也不能率领十万大军,驰骋长城内外卫国为民了。

万历十三年十月,戚继光怀着“君思自是优功狗,世事混如看纸鸢”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蓬莱。在回归途中,弟弟因为受他牵连致死,这一噩耗对戚继光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的麻烦事还不止于此。他的原配夫人王氏因为娶妾之事同他反目,使这位离职回家的老将军心中更加不得安宁。万历十五年冬天,朝廷不仅严厉地拒绝了河南道御史傅光关于再度启用戚继光的建议,而且连他本人也因此受到夺俸的处分。在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和贫困的折磨下,万历十五年十二月七日,戚继光突然病发,第二天,即公元1588年1月5日,一代名将病逝于蓬莱故里。这位身为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的一品高官,死后朝廷竟杳无声息。直到两年后,长子戚祚国到京师请求恤典,朝廷才下诏祭葬。万历末年,明朝廷谥以“武庄”,天启年间改谥“武毅”,崇祯八年在蓬莱建表功祠,春秋祭祀。一代抗倭名将的坎坷生涯在蓬莱艰难终结。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凭借他的聪明与果敢,纵横南北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名传千古。同时,戚继光也被称为文武兼备的“儒将”,他在繁忙的军务和紧张的战斗之余,从事诗文的写作,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更留下了一段千载流传的功勋和美名。虽然一生坎坷,晚年备受压抑,但历史永远是公正的,国家和人民都不会忘记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