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已是诸多人休闲的选择,
莆田九华山已是众多登山爱好者常去之处。
莆田九华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山高.5米,
因有九座小山攒簇如九朵莲花,
常年长青挂绿,相倚并发,
峰恋秀挺如瓣,倒景绶溪,濯莲滴荷,
故雅称:“九华叠翠”。
莆田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10公里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
系北干山脉主峰,海拔米,
与荔城南面的壶公山遥遥相望,
同为兴化平原之侧的名山。
图|陈力雄
九华山主峰称陈岩。
据传莆田古有两仙:
一姓胡,居壶公山;一姓陈,居九华山。
故九华山有“陈岩”、"陈岩山"、"仙公山"诸称。
登高远眺,荔城及南北洋平原,
历历在目,风景如画。
抬头一望,
前方还有好长的路等着你。
攀登这天梯,
可要费一番力气了。
九华山顶,
有摩崖石刻“上天梯”三字,
相传系明代进士周瑛(~)所书。
“补天遗珍”,
不知是哪位神仙遗留在人间的宝物?
图|
莆阳城市生活临近峰顶有一道山门,
山门横额有“天衢云路”石刻,
相传为宋天圣年间(~)进士方峻所书。
摩崖石刻“九华叠翠”,
雄踞九华之巅,
是九华山的标志景点。
“九华叠翠”有诗描摹:
九华攒翠峙乾坤,献出莲花万古存。
树阴石头荒鸟字,藤牵山足杂螺痕。
棋盘声响晚风度,茶灶烟绕晓雾浓。
云洞深深何处是,惟从人迹觅敲门。
瑞云殿,亦称天帝殿,
是九华山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
整座殿宇金碧辉煌,殿正中天帝神像栩栩如生。
其间有楹联:
“至上穹苍真光普照,尊称罔极正气常辉”、
“殿立红云开玉陛,山披翠雾垂珠帘”、
“瑞气缭绕天宇静,祥光氤氲九华春”。
“仙公洞”在九华山最有名,就在云端殿之后,
洞额刻有“燕子洞”三字,并有一联:
“巷陌乌衣谢,楼台栋宇空。”
仙公洞是祈梦之地,
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层深厚的人文色彩。
仙公洞后有一石穴,深二尺许,有三口泉眼。
据莆田县志载:
“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相传为汉代的陈仙淘金井”。原来是太古火山的遗迹。
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
“昔闻淘金井,今尝仙公水。身心俱清静,不知我是谁。”
石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盘”等,
相传为仙人弈棋晶茗之处,
仙公洞左侧有紫竹院,内祀观音菩萨和韦驮爷、伽蓝;
洞右侧有蓬莱阁,内祀八仙。
登山九华山之巅,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
要是碰上好天气,有云雾就是置身仙镜了。
九华山的云海景观云海可遇不可求,
有缘分才能遇到。
云海飘逸灵动,若隐若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山顶空中翻滚着,碰撞着。
雾中有景,景中有雾,似一幅绝美的泼墨山水画。
“坐看风起云涌静待云卷云舒”
站在山顶上举目远眺,
雾气缭绕,苍茫云海,如梦似幻,犹如仙境。
九华山自古闻名遐迩、香火鼎盛。
宋代方翥以这样的诗句盛赞九华山:
“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攀登九华山沿途的风景,
随时都可能给你一点惊喜。
九华之行,
即使重复许多次,
也依旧不会腻。
寻一日好天气,
与九华再来一次重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