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年),斋名小蓬莱阁,平生擅书画篆刻,乾嘉时期有影响的金石考古家,访拓、收藏的金石拓本甚钜。朱文钧(~年),字幼平,号翼盫,室名欧斋,民国收藏家。黄易所收碑帖中有二十件曾转入欧斋,后赠于故宫。关于这段历史,学者施安昌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小蓬莱阁与欧斋》一文中,有如下介绍。
欧斋陈设的金石拓片欧斋藏碑的特色有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名碑名帖为多,如两汉碑刻近七十种,当时所能见到的几乎全部收入。唐代碑版数量最多,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欧阳通、王知敬、李邕、史惟则、苏灵芝、李阳冰、张从申、颜真卿、徐浩、柳公权等名家存世碑拓皆囊括其中。
欧斋主人书联欧斋主人书联第二,善本精拓为多,宋拓二十余种,元拓四种,明拓四十余种,含英咀华,孙承泽难以比肩。第三,有鉴家、学者题识为多。如元拓石鼓文,孙克弘故物,附周伯温临写石鼓文墨迹,翁方纲、吴云、张祖翼、杨守敬等题识。
在以碑证史,评论书法的同时,欧斋主人十分重视碑帖版本的早晚优劣,同时也注意了解其流传经历,这是他研究碑帖的特点。朱翼盫先生在拓本后面留下了不少考订精详,多有新解的跋文,皆书写工秀,一丝不苟。
欧斋主人所书的三种题签后来哲嗣朱家济、家濂、家溍整理誊录之后在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印行,题为《欧斋石墨题跋》。还有集外文出现,如宋拓李思训碑后就有跋稿一篇,现敬录于下。集内还有李思训碑明拓本题跋,与此相互呼应。
云麾碑予凡见六本:一茹古香本,为景朴孙所藏。一毛意香本,为罗叔蕴所藏。一梁茝林本,为颜韵伯所藏。一南丰赵氏本,为明俞氏故物。一建德周氏本。一即此本也。
欧斋主人所书的三种题签周氏本先藏谁氏不能记忆,惟当时号称第一本。纸墨拓手洵较景、罗、颜、赵四家所藏都为佳,然亦不免有描失处。且“精虑众艺”之“艺”字泐痕已微粗,与诸本亦仅相伯仲耳,“不能谓非缺陷也。”今此本未经前贤鉴藏,只灵石何子彰弆之数年,于前后遍加印识,不无疥璧之嫌。其帧首一印曰“宝岳云斋”者即指此碑及一南宋本麓山寺碑而言。麓山寺碑今归其族弟何雅侬。
欧斋主人所书的三种题签甲戍暮春,此碑由奉天贾人持来燕市,庆云堂张彦生以善价为予收之。每行凡三十六字(间有三十五字者),通体完洁,若未触手,精神奕奕,刻画如新发于硎,字里行间墨花掩映,直突过所见诸本之上。因不仅以考证完备与他本较一日之长也。
予去年以宋本天发神忏及明拓曹全碑易富儿之资,及至今懊悔,不意此碑见归,意者墨缘聚散亦因时为消长盈虚乎?抑忽然而来倏然而去。如浮云之过太空其来去固无定踪乎?昔人云“烟云过眼”殆不其然!
麓山善本亦予素所钦迟者,倘天假之缘,翩然莅止,更当以“云麓”颜吾斋。虽不免蹈袭前人,然黄伯思号“云林”,倪迂亦效之,以此为例,何伤哉!昔人有《云麓漫钞》,故“云”非指何碑之实,岳云也。
按题签为粤东梁文忠笔。所谓“意园”为盛伯羲祭酒。梁曾与盛同官京朝,所说当有据。果尔,则可称为意园本矣。沈子培跋吴荷屋本谓“福山王文敏有此碑善本曾见之”。文敏与意园祭酒同时,沈亦曾与周旋者,何不及见此本耶?
李思训碑宋拓本后欧斋主人跋稿,《欧斋石墨题跋》中未收
此跋前另有张所銮题一行“民国四年六月今颇观于奉天节署,张所銮眼福。”
这篇跋文谈的是所见李思训碑六种拓本的比较和它们各自的来历,递藏经过。朱翼盫和黄易职业之余皆倾心古碑,孜孜以求,然而学术之侧重与方向颇有差别。“古墨成花字亦香,扪来触指有锋芒”,欧斋主人乃是黄小松的异代知音。二人契合,殊非偶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