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蓬莱阁 >> 蓬莱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蓬莱水城中有座平浪宫,相传孔有德在此占卜

来源:蓬莱阁 时间:2022/8/11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蓬莱阁,是胶东半岛的一处风景名胜。外地游客来到胶东,多半会把蓬莱阁作为一个目的地。

严格来说,“蓬莱阁”只是一个统称的概念。这个景区由若干个不同景点组成,除了蓬莱阁古建筑群之外,还有水城古建筑群、田横山风景区、戚继光纪念馆等。

在其中的水城古建筑群当中,有一组建筑叫做太平楼。它具体位于水城东北角的平浪台上,包括了太平楼、戚继光塑像、点将台、涌月亭、平浪宫等景观。

根据《蓬莱阁志》的记载,太平楼和平浪宫古已有之,但到近代皆已不存,现在看到的仿古建筑重建于年。

“平浪宫”在民间又称作“小圣庙”,其中祭祀的是一位水神(明代敕封的平浪侯),多见于沿海沿河地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通州,也曾有小圣庙,当地至今有村庄以“小圣庙”为名。根据史料记载,登州水城的平浪宫最早也是在明代建立。

蓬莱作为登州府驻地,官方有水师、战舰,民间多舢板、商船,出海频繁,按说应该对祭祀水神的场所很是尊敬才对。但在明朝末年,登州人却自发将平浪宫拆毁,这却是为何?

按照明代史籍《烈皇小识》的说法,登州人之所以有此举动,迁怒孔有德是主要原因。

崇祯五年发生在登莱两地的孔有德之乱,是胶东半岛历史上的一次大的兵祸。登州城陷落之后,城中大户涂炭甚惨,当地人自然对叛军咬牙切齿。不过,在官军收复登州之前,只能藏在心里,敢怒不敢言。

自从崇祯五年下半年朱大典担任山东巡抚之后,明军攻势渐盛,多次击败叛军,解莱州之围,收复招远、黄县,兵临登州城下。叛军方面几次出战,均败退城中。

当时在孔有德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路就是据城顽抗、玉石俱焚,一条路就是把敌人的敌人当作朋友,前去投奔清方的皇太极。在后人看来,降清对叛军更有利。但叛军起初是因私怨而哗变,并无降清之意,之前与清方并没有取得联系,这条路的前景在当时看也并不明朗。孔有德无奈之下,决定以占卜的形式,选择未来的出路。

根据《烈皇小识》的记载:“有德等祷于海(水)城小圣庙,抗天朝与投清孰吉,卜得投清,随得顺风出海归潮。”

也就是说,孔有德等人当时在水城的小圣庙占卜,决定是负隅顽抗还是渡海降清,得到的结果是“降清”,于是就乘船出海而逃。

孔有德出海北逃的时间是在崇祯六年的二月,当时只是初春季节,北风仍多,南风较少。孔有德想要向北逃跑,需要南风相助才行。而巧合的是,那段时间正好刮起了一阵南风。古人迷信,认为这多半与孔有德在平浪宫祈祷有关。登州收复之后,当地人对此相当恼怒,认为神灵不应保佑仇人,于是就拆毁了小圣庙。《烈皇小识》载:“登人随毁小圣庙。”

《烈皇小识》是明末私人所修之书,多少带有野史的成分,书中的内容未必完全可信。但结合《登州府志》等官修史志的记载来看,水城的确是叛军最后的据点,平浪宫占卜一事,也有可能。

如今的市区跟过去的城池不是一个概念。现在蓬莱市区与蓬莱阁、水城已经连为一体,但在古代,登州城与水城是两座单独的城郭。明军平叛时,也是先收复登州城,然后再围攻水城。根据《登州府志》的记载,孔有德、耿仲明相继逃走之后,驻守水城的叛军偏裨王秉忠仍不投降。最后明军采用了挖地道放置火药轰击的方式才打开缺口、收复水城。

登莱之乱的经过虽然在史书中有所记载,但只有粗略大纲。细节大多散落在笔记野史以及族谱家书当中,类似“平浪宫占卜”的事件应该还有不少,等待后人的挖掘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43.html